席,席姓,席氏,席家,www,china-xi.com - Powered by Discuz!
推荐阅读
查看: 3594|回复: 0

龍游的都江堰——姜席堰

[复制链接]

79

主题

80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首席编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发表于 2017-1-21 08: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龍游縣城往南近二十裡,有一個小村莊叫山頭外。村頭有兩座南北向並列的小山,南面一座叫龜山,北面一座叫蛇山。自西而來的靈山江從兩山腳間沖出群山,往東流向平原。古老的水利工程姜席堰就位於兩山之間的靈山江上。


       姜席堰建於1330年至1333年,距今683年,其灌區位於龍遊中部地區,現有幹渠4條,全長12.7公里,支渠11條,全長19公里,範圍包括龍洲街道、詹家鎮2個鄉鎮、21個行政村, 涉及人口2.22萬,土地面積2.5萬畝,是龍遊縣重點產糧區。作為浙江省為數不多歷史悠久、迄今仍在發揮巨大效用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姜席堰於2011年被浙江省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遊地區雖然河流眾多,但“晴久即灌溉無資,雨多則氾濫洋溢”。元朝之前,當地的農田灌溉全靠江溪湖塘,基本靠天吃飯,臨岸田地常常十年九旱,甚至出現白居易描述的“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之慘狀。元至順元年(1330),蒙古人察兒可馬擔任龍游的達魯花赤(知縣)。他“廉幹便民”,重視民生工程,尤其致力於水利,先後興築了姜席堰、雞鳴堰等著名水利工程。據明萬曆年間的《龍遊縣誌》記載:“姜村堰、席村堰,元至順間達魯花赤察兒可馬興築。其水發源處州,由南源至十七都堤靈溪之水;分為二堰:上為薑村堰,下為席村堰,相距數百武。”清代光緒年間的知縣高英在《<重修席村、薑村二堰征信錄>序》中記載:“姜、席堰去城南二十裡,土名大堰頭,以姜村、席村得名,相去數百武。”只可惜關於姜村、席村的線索就像姜席堰的具體興建過程以及興建過程中經歷的艱難困苦一樣,如今完全無從瞭解。不過關於堰名的由來當地人倒有口口相傳的說法,並建了一座古老的“堰神廟”(當地稱為“姜席廟”)以示紀念:

       據說當年察兒可馬把承建水利工程的任務下達給姓姜、姓席的兩家人,由其負責具體實施,並上奏朝廷免除兩家三年的賦稅,同時限時三年完工。在當時的條件下,築建攔河堰壩絕非易事,所以建造遇到了很多困難,尤以建上下兩堰和定位兩條主幹堰渠最難。靈山江古時稱“靈溪”,只是一條易漲易退的小河港,平時沒有多少水量,但到了五、六月間的汛期時,洪水異常兇猛。堰壩屢建屢毀,直到第三年採用了新方法——堰身埋入河床部分,迎水面用青石板聯成石壁做基石,防止堰底水滲漏侵蝕;背水面用松樹打樁,壘百年松樹為基礎——才最終得以解決。如果說築造堰壩只是技術性難題,那麼定位兩條主幹堰渠則面臨著技術和社會的雙重困難:一方面,主幹渠經過數十個村落,涉及數萬畝高高低低各種地形的土地,要達到灌溉面積的最大化絕非易事。另一方面,田地都是私人的,沒有人願意堰渠從自家田地裡通過。姜、席兩人經過反復考慮,最後決定採用“黑夜走馬定位法”,一天夜裡在馬尾紮上裝石灰粉的袋子,讓兩位騎手各自朝著指定的終點策馬奔去。由於天黑,馬為了自身安全,不走低、不爬高,憑藉本能選擇最安全便捷的路線。而馬一跑,身後的石灰粉就撒落下來,在田野上留下了兩道彎彎曲曲的白色堰渠線——所以歷史上的兩條堰渠並不是直線,也是彎彎曲曲的——這恰恰達到了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當兩條主幹堰渠的線路劃定時,三年期限已到,姜、席兩家也為建堰傾家蕩產,以致乞討度日,再也沒有財力和時間來完成堰渠的開鑿。兩人自覺無顏,想起南宋乾道年間西安(今衢江)縣丞張應麟主持石室堰工程時,“以三年工不就,躍馬自沉中流”的先例,於是登上蛇山,最後鳥瞰了一眼三年來的心血,雙雙躍馬江中。後人為銘記姜、席兩公的建堰功績,將二堰命名為姜堰和席堰,將兩人躍馬殉身處命名為“馬井”,還在山頭外村的堰渠旁建起了“堰神廟”,內設姜公、席公塑像供人瞻仰;另有石碑一塊,記載了姜、席兩公築堰的功績。1927年,灌區民眾贈送“惠我農眾”匾一塊,懸掛在廟祠中堂。但遺憾的是,該廟如今已毀,沒有留下一磚一瓦,僅有廟旁那棵近400年的古樟訴說著滄桑,還有“惠我農眾”的匾額保存在縣博物館中。

       如果說都江堰的修建為秦國經營了在巴蜀尤其是成都平原的糧倉,那麼察兒可馬下車伊始就興建姜席堰,而後又“言于司府”,建和豐糧倉,在客觀上起到了“凡溉田二萬一千七百八十一畝,得沾堰水者,皆稱沃壤”的作用。灌區寺後畈、西門畈和詹家畈因此成為著名的龍遊糧倉和魚米之鄉。堰水還被引進龍遊城內,使護城河、城池、地下供水道到處活水汩汩流淌。由於堰渠佈局、走向定位科學合理,渠水發揮了最大效益,沿途各種筒車、麻車、水碓、澆碓、磨坊、油坊紛紛興起,一派繁榮景象,真可謂一堰興則農興、畈興、城興、商興。

       自建成以來,姜席堰歷經近700年,其間遭遇的大洪水不下六、七十次,但堰身、壩體一直沒有被完全摧毀,足以體現其在設計上的高超技術水準。姜席堰採用科學的雙梯位溢水回流排洪技術,堰頂軸線呈折線狀,其平面形似“Ω”;上堰由南往北與主河道垂直,距北岸約30米,堰端與東西向的一片沙洲相連,構成了一條寬20多米、長200多米、東西走向的引水堰道,沿蛇山山腳南向折50多米到達下堰。下堰築建在沙洲與蛇山頭端之間,呈東西向。這樣的設計使上下堰泄水前沿比傳統直線堰長數倍,凸顯了消力池的作用,有利於鞏固堰身(特別是下堰)。攔河堰壩用石壁做基石、百年松樹為基礎,也增強了堰壩抗禦洪水的能力。在“引水不引洪,截流不成災”的設計原理上,姜席堰與都江堰有異曲同工之妙。姜席堰的進水口“堰洞”是在蛇山脊背上人工鑿開的一條寬近3米的管道,與都江堰的“寶瓶口”形狀、功能幾乎一樣,能夠自動控制進水量,在沒有水閘的年代裡起到了節制閘的作用。而且堰洞設置在引水堰道近末端的東側,下堰上游距堰壩30多米處,與江水垂直,很好地避開了因洪水正面直沖入內渠造成的水災。

      由於“姜席大堰為本邑西南鄉水利攸關”,歷朝歷代都對姜席堰的修繕、管理給予高度重視,使其歷經680多年依舊發揮著作用。明嘉靖四年(1525),堰被洪水毀壞,推官鄭道主持“築馬脛八十丈,以殺水勢;又築石東壩一百五十丈,以堅固偃址,自是堰不患涸”。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縣錢仕重築了石東壩和馬脛。萬曆年間,知縣塗傑再次修建,“自是每歲修堰,相沿為例”。崇禎年間,知縣黃大鵬“月恒三四至驗視,滲漏,呼工補塞,不使有涓滴之泄。”因為下堰“溪低而堰頸高,水阻不能下”,崇禎十三年(1641),主事方廢棄了原進水口(堰洞),在下堰東端另外開鑿了堰渠新進水口。使用了300多年的堰洞從此退出,新的進水口沿用至今。到了清代,知縣盧燦于康熙十九年(1681)主持了對姜席堰的修浚。乾隆三年(1738),姜席堰“僅存馬脛數丈”,知縣徐起岩組織了重修,並首次引姜席堰水入龍遊城。“其水一繞城而北,一由西達於城之壕,內環學舍,匯泮池,經縣治之白蓮橋,東折而放乎北門之水關。”光緒十二年(1886),剛到任的知縣高英得知姜席堰長期失修,沿岸土地荒蕪,民不聊生,決計進行修繕。他不僅設立了堰工局,“凡民之沾溉者皆出貲,約賦十之二。民捐紳辦,絲毫不假胥吏之手”,還親臨現場慰問民工,對懶怠者予以嚴厲批評,對出資不力者申明大義,規勸執行。民國時期,堰壩及護岸累遭損壞,堰道淤塞。特別是堰西幹渠因受芝溪河道阻隔,後廳村一帶的土地一直無法引水。1936年,水利專家何之泰因陋就簡,用毛竹筒外包棕衣,製作了簡易的倒吸虹穿越河底。後廳村一帶從此得以引姜席堰水灌溉。此法一直沿用至上世紀70年代。建國後,當地政府多次對姜席堰進行修建、改造:1955年特大洪水後,政府組織修建了一條防洪堤壩,興建了一座水閘;又在1961年至1962年對姜席堰進行了全面修建,用混凝土加固加高堰面,砌岩石加寬堰腳,並修建了進水閘。1970年,有關方面對東西兩條主幹渠進行了截彎取直,增大了流速,同時全面修浚了管道。1986年,縣水電局對姜席堰及灌區渠系進行了全面設計、整修,增建了進水堰口兩孔、排洪沖沙閘一座,整修、拓寬、延伸九條管道共計12.9公里。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姜席堰灌區工程列入浙江省“千萬畝十億節水工程”計畫。工程總投資500萬元,襯砌改造渠系18.87公里,加固姜席堰75米,改建農橋8座、分水閘20座,新建量水堰2處。從此渠系實現了“三面光”改造,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

       對於姜席堰的管理,歷代實行的是堰長負責制。堰長下設堰董若干人,堰夫若干人,擔負起歲修、用水管理、封開堰口、收納堰費等具體事務。民國時期,當地成立了20多人的姜席堰管委會,制定了《姜席堰管理章程》,以明確職責。1955年成立的姜席堰灌區代表會有代表8人。而從明萬曆年間的塗傑開始,每年六月初一封堰,八月初一開堰(後因春耕播種需要,改為四月初一開堰),當地主要官員于封堰之日蒞臨視察等均已成為了慣例。  


   
如今,為了進一步發揮姜席堰的功能,將水更多引入龍遊城內的公園與住宅社區,使城裡的水體由點連線,由靜態到動態,形成完整的城市供水系統,龍遊縣政府正式規劃了引水入城工程。工程竣工後,姜席堰的清流將會把龍遊城妝扮得愈發充滿靈氣,而龍遊的都江堰——姜席堰也將愈加青春煥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