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記
标题: 林風眠弟子——席德進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1-23 10:18
标题: 林風眠弟子——席德進
[attach]25[/attach]
生卒:1923.5.15 -1981.8.3,四川南充碑院鎮附近的馮家壩
職業:專業畫家
席德進於1923 年在四川嘉陵江上游的一處小鄉村出生。其父席丙文曾任鄉長,兼營鹽井燒鹽業,家境富裕,頗有田產。 他有兄弟三人,席德進排行第二,還有六位姊妹。
席德進5歲入私塾,讀古書兼習繪畫,先讀“天府中學”,後就讀甫澄中學時,曾獲校內美術比賽第一名。
1931 年,在私塾國畫老師的指導下,與繪畫結下了一生的緣。
1933 年,席氏舉家逃難到四川南部縣城,進入公立小學就讀,接觸新式教育,席德進眼界為之一亮。
戰亂中,席德進完成了他的學業,先進入天府中學,後轉入甫澄中學。
1941年考入四川成都省立技藝專科學校習畫。
受到留法畫家龐薰琴的啟發,從龐氏處,接觸到馬蒂斯﹝Matisse﹞、畢卡索﹝Picasso﹞等畫家作品。
1943年以同等學歷考取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開始畫油畫,受教於林風眠,並與趙無極、朱德群畫家多所往來,追求藝術的心志更加真切而認真。
受龐薰琹、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李仲生等人的影響。
抗戰勝利後,國立藝專遷回杭州西湖,席德進林風眠前往,隨之離開四川遠赴杭州,此次離鄉,從此不再有機會回鄉。
1948年畢業于國立杭州藝專
1948年隨國民政府來到臺灣,在嘉義高中短暫任教。 1959年參加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現代畫聯展”及第五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 1961年參加美國新聞處的“當代中國藝術家聯展”。 1965年在巴黎吉米博物館圖書館研究中國藝術,以普普風結合中國藝術題材在巴黎渥得巴費畫廊舉行個展。 1966年在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舉行個展後返回臺灣。分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郵報藝廊舉行個展,並出版《席德進素描集》、《席德進的回聲》及《席德進看歐美藝壇》。 1967年參加第九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另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1968年在臺北精工舍畫廊及藝術家畫廊舉行個展。出版《席德進畫集》。 1970年開始注意筆墨在宣紙上的效果,嘗試把臺灣山水與現實景物,轉化為文人畫。 1972年在臺北市立第一銀行與年輕藝術家舉行TAG會員展“朝氣蓬勃的七十年代”。為彰化孔廟保存案,撰文呼籲。 1973年整理臺灣美術資料,陸續於《雄獅美術》月刊發表。 1977年8月,在台中省立圖書館中興畫廊舉行個展。後到金門拍攝古建築並繪製陶瓷,10月出版《我畫、我想、我說》席德進水彩畫集。 1979年5月,前往香港會見林風眠,並收集資料回台後出版《改革中國畫的先驅者─林風眠》。7月在電影“香火”中客串演出遊擊隊長角色。 1981年4月26日接受雄獅美術月刊社之邀由攝影家柯錫傑拍攝席德進人像做為六月號《雄獅美術》月刊一二四期封面人物。5月27日病情加重入台大醫院,動第二次手術。6月16日分別於版畫家、龍門、阿波羅畫廊舉行“席德進特選展”。台中好友舉辦“台中收藏展”,歷史博物館主辦“席德進畫展”,中華民國教育部頒贈榮譽獎章。張大千贈“荷花”畫作,以“瑞濱海岸”回贈。8月3日病情惡化,于淩晨15分病逝。8月12日葬於台中市大肚山大度山花園公墓。 席德進受馬蒂斯影響喜歡強烈色調,至杭州藝專受林風眠的影響,發展出剛勁有力、粗黑線條的繪畫風格。後赴美考察,受普普、歐普、硬邊藝術的影響,作品中加入許多歐普和硬邊主義的形色表現。晚期他經過一再省思,還是轉回歸到他最原始而自然的本土家鄉,席德進的繪畫創作類型多樣化,總合一生藝術追求的成果,為融合傳統與鄉土水墨與油畫,兼納東方與西方繪畫的特長,開創出他個人雄渾動人氣魄的獨特風貌。
欢迎光临 席記 (http://china-x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